五、納諫
46. 國之所以治者,君明也。其所以亂者,君暗也。君之所以明者,兼聽也。其所以暗者,偏信也。 是故人君通必必作心兼聽,則圣日廣矣;庸說偏信,則愚日甚矣。(卷四十四 潛夫論) 【譯】國家之所以治理得好,是因為君主英明;國家之所以敗亂,是因為君主昏庸。君主之所以英明,是因為能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;君主之所以昏庸,是因為偏聽偏信。因此,君主內(nèi)心通達(dá)、廣聽兼納,圣德就會日漸擴(kuò)大;偏信奸佞之言,昏庸愚昧就會與日俱增。
47. 臣聞人君莫不好忠正而惡讒諛,然而歷世之患,莫不以忠正得罪,讒諛蒙幸者,蓋聽忠難,從諛易也。(卷二十三 后漢書三) 【譯】臣聽說君王沒有不喜歡忠誠正直而厭惡阿諛讒佞,而歷代的禍患,無不是因為忠誠正直的人獲罪、阿諛讒佞的人受寵所導(dǎo)致,這實在是聽信忠言難,依從阿諛之言易。
48. 明主患諛己者眾,而無由聞失也,故開敢諫之路,納逆己之言,茍所言出于忠誠,雖事不盡,是猶歡然然下有受字之。(卷四十九 傅子) 【譯】英明的君主擔(dān)心阿諛自己的人太多,無法聽到自己的錯誤,所以廣開敢于直諫的途徑,聽取反對自己的言論,如果所說的話是出于忠誠,即使所說的事情并非全都正確,也高興地接受。
49. 舜曰:「予違汝弼。汝無面從,退有后言。」故治國之道,勸之使諫,宣之使言,然后君明察而治情通矣。(卷四十四 潛夫論) 【譯】舜說:「如果我有過失,你們就輔助糾正我。你們不要當(dāng)面聽從我,背后又去議論!顾灾卫韲业姆椒,要鼓勵人們進(jìn)諫,要引導(dǎo)人們敢于講實話,這樣,君主就能明察真?zhèn)味〞灾蝸y的真實情況了。
50. 興國之君,樂聞其過;荒亂之主,樂聞其譽(yù)。聞其過者,過日消而福臻;聞其譽(yù)者,譽(yù)日損而禍至。(卷二十八 吳志下) 【譯】使國家興盛的君主,喜歡讓別人指出自己的錯誤;荒亂的君主,喜歡聽對自己的美譽(yù)之言。能聽到別人指出自己錯誤的,錯誤就會一天天消除,而福分也就來到了;總是聽別人對自己的贊譽(yù),德行就會一天天受損,而災(zāi)禍也就降臨了。
51. 折直士之節(jié),結(jié)諫臣之舌,群臣皆知其非,然不敢爭。天下以言為戒,最國家之大患也。卷十九 漢書七) 【譯】挫傷正直之士的氣節(jié),阻礙進(jìn)諫之臣說話,大臣們都知道這樣做是錯誤的,可是沒有人敢據(jù)理力爭。天下人都對進(jìn)獻(xiàn)諫言生戒備之心,這是一個國家最大的禍患!
52. 孔子曰:「藥酒藥酒作良藥苦于口而利于病,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。湯武以諤諤而昌,桀紂以唯唯而亡。」(卷十 孔子家語) 【譯】孔子說:「好藥大多苦口難咽,但卻有利于治;而教人從善的諫言多數(shù)不太動聽,但有利于人們改正自身的缺點。商湯、周武王因為廣納直言勸諫而國運(yùn)昌盛,夏桀、商紂因為聽信唯唯諾諾的媚言而國破身亡! 【補(bǔ)充】商務(wù)印書館所印《群書治要》,有眉批「藥酒作良藥」,而世界書局二○一一年三月出版的《群書治要》則無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