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1. 太公曰:「將有三禮。冬日不服裘,夏日不操扇,天雨不張蓋幕,名曰三禮也。」(卷三十一 六韜) 【譯】太公說:「將帥要率先遵守『三禮』的禮法。冬天不穿皮衣,夏天不執(zhí)扇子,下雨天不張傘蓋,以與士卒同甘共苦,這就是將帥遵守的『三禮』。」將帥不親身力行禮法,就無從了解士卒的冷暖。
112. 孔子曰:「君子有三恕。有君不能事,有臣而求其使,非恕也;有親弗能孝,有子而求其報(bào),非恕也;有兄弗能敬,有弟而求其順,非恕也。士能明于三恕之本,則可謂端身矣!梗ň硎 孔子家語言) 【譯】孔子說:「君子有三個(gè)方面要心存推己及人的恕道。有君主不能忠心奉事,有部屬卻隨意地使喚,這就不是恕道;對(duì)父母不能力盡孝道,有孩子卻要求他回報(bào)恩德,這就不是恕道;有兄長不能夠尊敬,有弟弟卻要求他順從自己,這也不是恕道。讀書人能明白忠于君、孝于親、悌于兄,是恕道的根本,則可以說是端正自己了!
113. 是故君子有諸己,而后求諸人;無諸己,而后非諸人。(卷七 禮記) 【譯】所以有德行的領(lǐng)導(dǎo)人,一定是自己先有了善行,然后再帶動(dòng)別人行善;一定是先要求自己沒有惡行,然后再禁止別人作惡。
114. 君子能為可貴,不能使人必貴己;能為可信,不能使人必信己;能為可用,不能使人必用己。故君子恥不修,不恥見污;恥不信,不恥不見信;恥不能,不恥不見用。是以不誘于譽(yù),不恐于誹,率道而行,端然正己,不為物傾側(cè),夫是之謂誠君子。(卷三十八 孫卿子) 【譯】君子能做到值得人尊重,但不能讓別人必定尊重自己;能夠做到值得人信任,但不能讓別人必定信任自己;能夠做到值得任用,但不能讓別人必定任用自己。所以君子以不修養(yǎng)品德為恥,不以被人污辱為恥;以不守信用為恥,不以不被人信任為恥;以沒有才能為恥,不以不被任用為恥。因此不被虛譽(yù)所引誘,不為誹謗所恐懼,遵循正道而行,莊重整肅,端正自身,不被外物所動(dòng)搖,這才稱得上是真正的君子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