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講03
其實父母有德行的時候,孩子所感受到的是一種德風,他要效法父母,他就有人生的方向目標了,而不是要稱贊才是他的動力。假如稱贊變成動力,那個叫名聞利養(yǎng),沒人稱贊他就不干了。所以“教也者,長善而救其失”,我們用的那個方法對他的心境影響,我們要清楚。當然方法沒有一定,因材施教。這個人,性格已經很沒有信心了,你當然要鼓勵他。比方這個人很容易傲慢,你就別夸他,一夸就飄上來了。所以,其實教育一個孩子不容易,得要很用心觀察。
孔子都是已經很確定,都觀察過、試驗過了才會稱贊這個人。這是為天下負責。因為孔子講的話,人家都很信,他假如稱贊錯人了,可能會影響別人的判斷。
包含對當事人名副其實,才不會造成對方的障礙;名不副實,對方可能就墮落了。孔子尚且如此,何況我們沒有孔子這些智慧跟判斷能力,而輕視了毀謗、稱贊的這些言語,是不妥當?shù)。所以,言語“謹言”的態(tài)度很重要。
“昔伏波將軍馬援”。這篇文章,我們也一起學習過,“誡兄子嚴敦書”,他勸他的侄子。而馬援還是在帶兵的時候,相當忙碌之下寫這封家書回來。我們看到古人的行持,他再怎么辛苦、再怎么累,時時都想著他的本分不敢忘,教育他的侄子.“戒其兄子言:‘聞人之惡,當如聞父母之名,耳可得聞,口不可得道也!甭牭批評別人的話,可以聽,不可以說,就像聽父母的名,可以聽,絕對不可能講或叫父母的名字出來,就是這種戒慎恐懼的態(tài)度。
當然,“耳可得聞”,是沒辦法了必須聽。假如能夠人家一批評,你馬上說“對不起,我先上個廁所”,你就不用聽了。因為我們有時候要秤秤自己的斤兩,能不能聽了以后不落印象,能不能?坦白講,很難。一聽了批評某一個人,明天看到他,好像是這樣,越看越像。真是的,所以我們了解這個情況,不要聽批評,“彼說長,此說短,不關己,莫閑管”。而且心里面不記人家的不好,時時都記人家的恩,這是最快樂健康的心態(tài),“恩欲報,怨欲忘”。
接著說到了,“斯戒至矣”。這個勸勉、教誡實在是太了不起了,覺得馬援教他的侄子這段話,太可貴了!叭嘶驓Ъ,當退而求之于身”。這段話也對我們很重要的提醒。我們與人相處的時候,人家毀謗我們,自己應當冷靜下來,退下來想想自己的行為!叭艏河锌蓺е校瑒t彼言當矣”,假如我們做出來的行為確實有不對的、不好的,那是我們自己召感來人家的批評、毀謗,而且他也講得對,“當矣”,也沒有錯,人家講得沒錯。“若己無可毀之行”,自己沒有做不對的地方,召感來人家的批評,“則彼言妄矣”,那他講的也不是事實,是虛妄的。他講的都不是事實,你又何必跟他計較!爱攧t無怨于彼”,他講得恰當,你當然不能怨他,甚至你要感謝他,他是我們生命中的貴人。
人“一日不知非,則一日安于自是”,則原地踏步。他告訴我們了,我們馬上可以改,不只不能怨他,要感謝他。所以能不能成圣賢,這個態(tài)度是關鍵。子路是賢人,“聞過而喜”;大禹是圣人,“聞善言而拜”,人家勸得對,他給人家禮敬、頂禮、感謝。
“當則無怨于彼”,不能怨他,感謝他。“妄則無害于身”,假如他講的不是事實,又不傷害我們身體,“又何反報焉”,何必要報復呢?我們看,“妄則無害于身”有沒有道理?他講的不是事實,批評得不對了,我們有沒有缺塊肉?有沒有?沒有,那有什么好生氣的?告訴大家,不只沒有缺塊肉,還長塊肉,真的不是假的!读凡四訓》告訴我們,“無過咎而橫被惡名者”,一個人沒有過失,還很多人給他惡名,“子孫往往驟發(fā)”,他的后代都顯貴起來了。對啊,他沒有過失還引來這么多的毀謗侮辱,人能忍辱,就有大福在后面!坝^德于忍,觀福于量”,他能忍的話,他也是有肚量的人,他不計較,后福無窮。
所以人家罵我們,把我們的罪業(yè)消掉了,還給我們福氣,是吧?所以人為什么生氣?不明白真相。一明白了,理得心安,人世間坦白講,事事是好事,沒有一件壞事。人家罵我們,你就想下一句,“子孫往往驟發(fā)”,你看不只你長肉,后代子孫都有福報。所以這個理真的要想明白,一想明白,明天有人罵你,你會很高興,哎呀,消了!這個債還了而且積福報了。所以人一明理,心很安,每天樂呵呵的,沒有壞事,當然樂呵呵的。所以學傳統(tǒng)文化笑不出來,就是這個道理還沒透,這一句話有點吞不下去,“妄則無害于身”,只覺得“可是我很難過”。
《了凡四訓》又講到了,聞謗不辯,“雖讒焰熏天,如舉火焚空,終將自息”。他再怎么罵,罵到最后,本來沒有的,最后日久見人心,人家都看到了,“哎呀,沒有,他還一點都不辯解,這個人有修養(yǎng)。”聞謗而辯,人家一批評,趕緊解釋甚至吵起來,“如春蠶作繭,自取纏綿”,辯到最后越描越黑,把自己都困住了。這些教誨,其實對一個人處事待人的應對進退,都是最關鍵的學問。講到這里,諸位學長,您曾經把這些道理教給孩子嗎?假如沒有,那你的孩子跟人家沖突,原因在哪里?“養(yǎng)不教……教不嚴”,這句話我聽了就比較慚愧。所以我常常翻報紙的時候都特別謹慎,我教過的學生有沒有“榜上有名”,我當初有沒有把這個道理給他講。
“且聞人毀己而忿者”,聽人家批評就生氣的,“惡丑聲之加人也”,就是他很不高興,很厭惡人家把這個毀謗加在他的身上?墒撬绞沁@么樣對待,越不高興,“人報者滋甚”,他越不高興越跟人家吵,人家就越跟他吵個不停,毀謗更多!安蝗缒孕抟病,不如沉默、沉靜下來,反省自己,好好修養(yǎng)自己。
“諺曰”,這個“諺”就是當時候一般老百姓常常談的話,諺語!熬群缰裘”,在很寒冷的天里面,能夠御寒免于凍傷的,最好的就是厚的皮衣,“重裘”這個是譬喻。接著這句話講得好,“止謗莫如自修”,要止住毀謗,最根本解決的方法就是修養(yǎng)好自己最好了;ㄒ淮蠖褧r間解釋、狡辯,最后德行越來越差,問題越來越嚴重!八寡孕乓印,這個話講得太實在了,太真實了。
“若與是非之士、兇險之人,近猶不可,況與對校乎?其害深矣,可不慎與!”這句話也是重要的叮嚀。這些搬弄是非之人,而且心性比較兇險的,靠近都不行,還跟他論理,跟他對立、爭吵,那往后的禍害就很深重了,怎么可以不慎呢!
“吾與時人從事,雖出處不同,然各有所取”。我跟當時候的這些親戚朋友相處,這些朋友雖然出處(出仕和隱居的態(tài)度)不同,“然各有所取”,這個態(tài)度可貴。面對每個交往的人,都能夠學習到他的優(yōu)點,取他的長處。《弟子規(guī)》講的“見人善,即思齊,縱去遠,以漸躋”。我們體會經典最重要的就是變成自己的處事態(tài)度,這個就受用無窮。我們自身,包含我們的孩子,真正是隨時隨地的態(tài)度,見人家善,馬上要效法他,您的孩子這一生不用您再操心了。他每天接觸的人事物都讓他學習、提升,他“德日進,過日少”,能力、智慧、德能都在進步,這個孩子還要我們操心嗎?這個態(tài)度相信給他孩子非常好的榜樣。所以我們要回過頭來問自己,我們有沒有“見人善,即思齊”?這個思考更具體來講,比方我們每天親近誰呢?你說,“我每天一定聽師長老人家講經!币娙松疲此箭R,那我們見師長什么優(yōu)點、德行,我們下定決心效法,有沒有?這個要具體想,結果靜下來一想,好像一條都沒有。所以學習不能用這里(腦),要用哪里?用這里只會記一大堆東西。
見人善,即思齊,每個人都會背,真正冷靜下來用心感受看看,幾乎沒有學,因為有學了就進步,沒學了就退步了,“學如逆水行舟,不進則退”。
所以今天回去有一個作業(yè),重要的作業(yè)。把您最佩服的,還有最親近的親戚朋友或者善知識,列出五個人,然后寫下來,你從他們身上學到什么優(yōu)點。把它很細膩的寫下來,這個第一步。寫下來是什么呢?有看到,連看都沒看到就沒法效法,第一個是寫下來。第二個,再寫下一段是什么呢?他們的優(yōu)點我效法了哪一條?再來,我具體如何效法?有時候知道孔子的優(yōu)點、曾子的優(yōu)點,問題是一聽完很感動,走出這個門,九霄云外去了,跟我一點關系都沒有了。必須這樣很冷靜寫下來,每天看,印象深了才能落實。這個態(tài)度我們從今天開始,能跟每一個親戚朋友相處,都能看到他的好,進而效法他的好。
接著講到了實際的例子!皾}川郭伯益,好尚通達,敏而有知。其為人弘曠不足,輕貴有余”。這“潁川郭伯益”,您看古人每一個人名字前面都是他的出生地、他的祖籍,代表人要有成就,讓自己的故鄉(xiāng)都感到光榮。我們在歷史當中,很多建功立業(yè)的人,最后都是以他的故鄉(xiāng)來稱呼他!昂蒙型ㄟ_,敏而有知”,這個人非常用心求學問,對道理也能夠通達,而且很敏銳、很有悟性。但“其為人”,他處事肚量不夠,“弘曠”是指一個人的肚量,不足!拜p貴有余”,余就是多。輕貴有余等于是愛憎的心比較強一點,喜歡的,好得不得了;討厭的,見不得他一點好,這個是處事的大忌。坦白講,喜歡的就好得不得了,看不到他的問題;討厭了就排斥得不得了,學不到人家的好,甚至跟人家對立起來了,以后就會造成一些沖突。
接下來講到了,“得其人”,等于是跟他緣分很好、很談得來,“重之如山”,非常重視他!安坏闷淙恕保催@個人不是很投緣,“忽之如草”,忽視他就像野草一樣。大家想一想,假如我們今天跟人家相處,這個人看得不是很順眼就把他當野草一樣看,你說不招來人家的不滿跟對立也很困難。所以中華文化強調“主敬存誠”,隨時要對人、對事、對物要保持誠敬的心。不能誠敬還有傲慢,這個心就生病了,生嚴重的大病了!拔嵋运,親之昵之,不愿兒子為之”。他跟郭伯益,他也能看他的優(yōu)點,跟他相處也很相知,交情也很好,但是不愿意你們效法他這整個人生的態(tài)度。
“北海徐偉長”,北海徐偉長先生!安恢蚊,不求茍得”,這個人淡泊名利,不貪求。其實只要求名利,這個學問就上不去了,被欲望給障住了,所以孔子說,“士志于道,而恥惡衣惡食者,未足與議也”,一個人說發(fā)愿要求圣賢的大道結果每天挑菜吃、每天挑衣服穿,那他精神不就耗在這些貪求上面,他怎么辦道?
你看一天出門,選衣服選了半個多小時還沒決定好,最后還選到生氣,“氣死了!”那怎么修道?貪嗔癡每天都作用。
“澹然自守,唯道是務”,淡泊這些物質的追求。然后這個“自守”也是時時克己復禮的態(tài)度,時時觀照自己有沒有跟圣賢的道、教誨相應。這個“務”就是非常認真、篤實地在學!捌溆兴欠,則托古人以見其意,當時無所褒貶。吾敬之重之,愿兒子師之”。徐偉長先生,當面對在跟朋友談論的時候,可能朋友會提出來,這件事怎么樣是“是”、怎么樣是“非”,他很厚道、柔軟,他不直接說當時候的人,甚至身邊的朋友親人,不直接說這些人的是非善惡。因為講了,有時候傳出去可能又結梁子了,人家假如不能接受的話。但是又希望把這個理、是非能講清楚,所以他“托古人以見其意”,舉古人的例子、教誨,把這個道理、是非彰顯清楚。而“當時無所褒貶”,對當時候的人也沒有去直接的褒貶。所以這個處事算是非常圓融。“吾敬之重之”,我對他非常尊敬尊重,愿兒子你們以他為老師來效法、學習。
“樂安任昭先”,另外一位當時候的讀書人!按敬饴牡馈,這個人很實在、很踏實去實踐道德,人也很單純!皟让敉馑 ,內心很敏捷、敏銳,對人寬恕。這個也是我們常提到的圣賢教誨,“嚴以律己,寬以待人”。而且處事“處不避洿,怯而義勇。吾友之善之,愿兒子遵之”,與人相處遇到事情,這個“洿”是指洼地,陷進去的一個洼地,也是比喻困難。處事不避困難,也可以說低下去,處事也比較能屈,勿畏難!扒佣x勇”,非常講道義,也很勇敢。但是,不是那個匹夫之勇,這個“怯”就是很謹慎,懂得慎重思考而不是很莽撞。我們之前也提過“勇而能怯”,很勇猛,卻也懂得要慎重仔細。我是跟他很友愛,也很效法他、學習他,愿兒子你能夠尊重、效法他。
“若引而申之”,把這幾個例子,你們能用心去體會,引申開來!坝|類而長之”,舉一反三的話。“汝其庶幾舉一隅耳”,意思就是舉一反三的態(tài)度。
接著具體講事情,學習這些人的德行,進而你們處事,“及其用財,先九族”,只要是用到財物了,一定要先想到身邊的親人,九族的親人!捌涫┥釀罩芗薄保要看到很窮、貧窮、很急難的親朋好友,一定要趕緊去幫助他!捌涑鋈氪婀世稀,在家庭家鄉(xiāng)出入,要常常想到老人,給老人關懷,買一些老人愛吃的,時時不忘老人對我們一生的恩德!捌渥h論貴無貶”,跟人談論的時候,不要去貶低別人甚至是毀謗別人!捌溥M仕尚忠節(jié)”,進仕是當官,要尚忠心、忠于國家還要有節(jié)義!捌取人務道實”,“取人”就是與人相交要找“道實”,就是實在的朋友,不要找虛華的朋友,不要找愛憎心重的朋友。我們也講到了“擇交如求師”,找好朋友像找老師一樣慎重,不然我們受影響了,自己都墮落下去了。
“其處世戒驕淫”,處世待人戒驕傲,然后沉迷淫亂!捌湄氋v慎無戚”,自己貧賤的時候,不要好像很凄涼、很哀傷,貧而有氣節(jié)!捌溥M退念合宜”,應對進退要得當、適宜,要合人情事理!捌湫惺录泳潘肌,在做事的時候,跟人應對的時候,能夠用九思,這個“九”是多的意思,常常觀照自己。有另外一個含義就是孔子在《論語》里面講的“君子有九思:視思明,聽思聰,色思溫,貌思恭,言思忠,事思敬,疑思問,忿思難,見得思義”。這個我們在之前的課程有講過吧?好。
“如此而已,吾復何憂哉”,你們假如都做到了,我就高枕無憂了。子孫賢孝了,每天坐在搖椅上面挺安慰的,沒有擔憂了。
好,這一篇文章就跟大家交流到這里,我們下一節(jié)課來一起學習第五句。好,謝謝大家! |